一点闲话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(1/3)页


一点闲话
  《好了歌注》:

  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;衰草枯杨,曾为歌舞场。

  蛛丝儿结满雕梁,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。说甚么脂正浓、粉正香,如何两鬓又成霜?

 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,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。

  金满箱,银满箱,展眼乞丐人皆谤。正叹他人命不长,那知自己归来丧!

  训有方,保不定日后作强梁;择膏粱,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!

  因嫌纱帽小,致使锁枷扛;昨怜破袄寒,今嫌紫蟒长。

  乱烘烘,你方唱罢我登场,反认他乡是故乡;甚荒唐,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!

  ——————

  (自创的菜鸡版本:)

  空殿高阁,强作好皮囊。架上凤袍,枉自复长殷。朱漆已落雕梁,青苔乍现玉阶上。指上蔻丹,眉间花钿,到头来都化作泪珠儿流。

  凝眸蛾眉妙鬘,独嗟叹,曲终人散。处处歌舞寻欢,说什么情当深,意正切,权当奈何天?BìQiμGéχsω.CΟΜ

  灯下诵经时,仙观门紧闭。皆嫌富贵短,哪知分袂长。聚散终有定,离合非人愿。

  春满堂,院里新柳人尽折;满床笏,怎偏落得宫花锁?榴花将稀,去经年各自奔东西;盛世情薄,保不齐日后都云散烟消。

  荒烟散于冢舍,甚寥落,无不流连在温柔乡,谎认他人是故人。古来人道好事近,打场秋风人去了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

  情缠了一世,只换来半生凝眸。往昔不可追,到头来一身尘埃。身若飘萍,随波逐流。纵使悲难泯,唯有泪空流。世事纷繁,情丝难数,终不过看朱成碧。

  因为我设定里《半生凝眸》是某系列结尾之后的文,不过吧,我底蕴不够,所以至今还是个设想。刚好我正在刷红楼梦的剧版,所以就想写了这个。没错半生有些红楼色彩。(瞎写,勿喷)

  咳咳,其实可能觉得女主神经质,啊,没错,女主就有点神经质。有些迷茫,犹豫不决,抵触的东西没法接受,譬如喝酒那里。这个文,女主不讨喜,她顾虑太多,受制于人,剧情不爽。

  嘶,我觉得这本书看点全在男主。三十那里是我故意黑的!!!再有人问,我就直接忽略了。老裴和我性格很像哈哈哈,都是一心向上爬的人。

  太子也是个不讨喜的人,哪怕有颜有钱有才,也照样是个渣男。

  嘶,这么多男的里面就杨素一个是个正经人,太子和舍人就像一对狐朋狗友。

  我原本想写人生怎么这么无奈的,不过看样子,是没有机会写下去了。这是个会写到两百万的渣文,慢热,没逻辑,还很诡异,几乎全是副线,看不出主线。

  再嘶,这个小说有很多背景人物吧。其实为了写韩家,咳咳,可惜这家族基本上挂了。所以准备新文的时候写韩家的第二代。如果有生之年能写到那篇文的话。

  VIP章节已经过了一百章了,数据惨淡,呵呵,就这样吧。反正我已经看开了。

  荣辱自古周而复始,谁知道这是否是又一个枯荣的开始呢?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【闲话到此结束】

  老早就想把参考背景放上来了,可是删删改改,就这样了。

  三师三公:

  太师、太傅、太保各一人,是为三师;

  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各一人,是为三公。

  皆正一品。

  三省六部:

  (我也百度来的,不过因架空关系,不是十分严谨!)

  中书省

  中书省,置中书令二人,正三品,“中书令……掌佐天子执大政,而总判省事”。

  又置侍郎二人,正四品,为中书令之副,参议朝廷大政,临轩册命,若四夷来朝,则受其表疏而奏之。

  又置中书舍人六人,正五品上,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,掌侍进奏,参议表章、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。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,故特规定四条禁令,即禁漏泄,禁稽缓,禁违失,禁忘误。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,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,并签上自己的名字,谓之“五花判事”。

  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、侍郎汇集后,再交付中书舍人,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,这个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舍人称为“知制诰”,其余舍人也要分别在制敕上署名。在舍人中选择一个资格最老的,称为“阁老”,负责处理本省杂事。舍人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,并辅佐宰相判案。(裴绪分到礼部,但非知制诰。)

  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就有一个门通往中书舍人办公厅,宰相常从这个门经过,找中书舍人咨询政事。(裴绪待的那个政事堂的房舍)

  此外,中书省的属官还有起居舍人2人,从六品上。通事舍人16人,从六品上,掌朝见引纳,殿廷通奏,凡近臣入侍,文武就列,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,而赞其拜起、出入诸礼节。四方蛮夷纳贡,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。军士出征,则受命劳遣,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。

  又有主书4人,从七品上。

  主事4人,从八品下。

  右散骑常侍2人,从三品。

  右谏议大夫4人,正五品上,掌供奉讽谏,大事廷议,小则上封事。

  集贤殿书院

  学士、直学士、侍读学士、脩撰官,掌刊缉经籍。凡图书遗逸、贤才隐滞,则承旨以求之。谋虑可施于时,著述可行于世者,考其学术以闻。凡承旨撰集文章、校理经籍,月终则进课于内,岁终则考最于外。

  校书四人,正九品下。正字二人,从九品上。

  史馆

  修撰四人,掌修国史。

  下省

  门下省,置侍中二人为高官,正三品。“侍中……掌出纳帝命,相礼仪,凡国家之务,与中书令参总,而颛判省事”。

  有门下侍郎2人,正四品。

  门下省的属

  球球小说网阅读网址:https://m.biqiugexsw5.com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